热线电话13916299677
图文传真021-66773338
电子邮箱sale@cnspump.com

中国立足新技术 实现石化业转型

栏目:行业动态 · 发布日期:2013年12月5日 · 作者:中成泵业

日前举办的第四届炼油与石化工业技术进展交流会,石化产业的环保新技术受到与会代表的密切关注。专家表示,支撑石化产业“可持续、绿色、低碳”发展的关键 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,但与国家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相比,仍有差距。加大科技投入、推进清洁生产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,仍旧是石化产业在“碧水蓝天” 工程中必须尽快完成的课题。
技术节能和油品质量升级取得进展
  科技创新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利器,新技术不仅可以优化工艺路线实现节能减排,而且能有效治理污染。
  目前,我国已经自主研制成功了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,与传统滴流床加氢技术相比,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能耗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。
  中国石化自主开发成功的催化烟气脱硫脱硝新工艺,2012年底在镇海炼化得到应用,并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,脱硫脱硝后烟气指标均满足并优于环保指标要求。
  为满足油品质量升级要求,我国还成功开发了新一代国产化S-Zorb汽油吸附脱硫成套技术,实现了吸附剂的国产化制造与供应,创新了吸附剂再生尾气的无害化处理。中国石化已相继建成十多套汽油吸附脱硫工业装置,满足了汽油质量升级到国4标准和相当于欧5标准的需要。
  同时,煤制氢技术得到推广,油煤共制芳烃(MTX)成为现实,试产生物航煤试产获得成功,均进一步加速了传统石化工业向新型石化工业的转型。
  除了新技术的发展,石化装置节能水平也有新的进展。2012年,在炼油综合能耗方面,行业炼油节能优质企业镇海炼化创造了2012年月度炼油综合能耗的新低纪录,去年11月炼油综合能耗低达42.99千克标准油/吨,同比下降3.77个单位。
  环保是永恒议题
  虽然相当一大批石化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,但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考核指标的不断提升,整个石化行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
  从去年8月6日国务院出台《节能减排“十二五”规划》,到今年9月10日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的颁布,可以看出国家对环保特别是空气质量提出了更严格、更细致也更具体的改善要求。
  与国家政策相呼应的,是地方政府对大型国有石化企业态度的转变。有记者走访发现,如今在东部沿海地区,一些石化企业从以往地方政府的“座上宾”,变身 为地方政府严格监督的对象,一些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尤其“青睐”监管体量较大的国有企业。在这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,有些企业正面临被拆迁的命运。有观察 人士认为,这种趋势或将迅速在中国的其他省市蔓延。
  站在风口浪尖的石化企业,环保形势严峻,加快清洁生产步伐迫在眉睫。

  专家表示,清洁生产有两方面的内涵,一方面石化企业要通过优质装置和技术,加快成品油的提质速度,按照国家的油品升级时间表,生产出清洁油品;另一方 面要实现生产线和企业周边环境清洁,保证厂区内外空气质量达标,无异味,无火炬,不扰民,实现外排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后达到新排放标准,同时在运行上实现低 能耗、低水耗,不拖累地方能耗和排放总量指标,避免与地方争水。
  向新型能源化工“蜕变”
  如今,环保工作不仅关乎企业形象,而且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。
  企业多措并举提升环保水平,从短期看这是企业查漏补缺,避免发生“三废”排放不达标和发生环保事故的“求生”之举,但从长远看,这是石化企业调整产业 结构,把握市场先机,寻找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。而在此过程中,采用新技术、开发新产品,以及拓展新业务,是实现转型的必经之路。
  采用新技术,就是为了促进通用化学品成本下降。包括在炼油厂推广轻烃全回收技术、推广乙烯原料优化技术、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等,同时还可采用新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。
  开发新产品,重点是要多产专用化学品,提升精细化率。从通用新产品、专用新产品到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,一步步延伸中副产品高附加值利用的产业链。
  而拓展新业务,最终目的是加速传统石化向新型能源化工的转型。现今,业界都将重点放在新型煤化工产业上。此前颁布的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就表示, 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,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。这明确为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护航。
  今年,国家发改委对煤制天然气项目审批节奏持续提速,截至目前,有20多个煤制气项目获得了“路条”(开展前期工作的批文)。据测算,未来3年煤制气投资规模将超过2400亿元。

  除了煤化工外,专家还建议大力发展碳一化工,重视发展生物化工,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,抢占一批科技发展制高点,多管齐下实现石化企业的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


上一资质:
下一资质: